【類別】第二套人民幣
【發(fā)行時間】1962年4月20日
【停用時間】1983年12月1日
【票面尺寸】165x 75mm
【字冠號碼】三冠字 七位號
【印刷工藝】膠印九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各族人民團結圖
【背面圖案】花符、國徽及漢、蒙、維、藏文字主茶色
【印刷單位】蘇聯(lián)代印
【發(fā)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特點:
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
2、未發(fā)現(xiàn)暗記。
3、由蘇聯(lián)代印,珍稀。
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云、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極大的重視和關懷,尤其是周總理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第二套人民幣的初步設計方案,于1950年1月上報中共中央,同年5月,中央原則批準。陳云批示:“此事應該準備,但僅僅是準備,不能草率。必須講究紙質之統(tǒng)一,圖案之適當,顏色之配備,秘密符號之擬制……,此外,票面尺寸、票額大小,均須慎重研究才能決定。”195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上報了人民幣的設計、印刷方案。周恩來親自審核了該方案及每一個票版的畫稿,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即人民幣上不要印毛主席的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排列應將從右向左改為從左向右的的順序排列,并提出了許多重要修改意見,如1分券的主景設計中,原面的汽車是我國裝配的美式汽車圖樣,建議“還是改一下為好,免得外人誤會”;2角券上毛澤東號機車頭上有毛主席像,建議改為五角星;1元券原設計稿主景為天安門,有紅旗、彩燈及毛主席像,批示將紅旗、彩燈和墻上掛像去掉;2元券原設計稿為金黃色,與其他主幣色調很不協(xié)調,且1元券與2元券之間的色樣,“在廣大勞動群眾的習慣上易于混淆”,建議改為藍色;5元券的主景“民族大團結”,原設計稿為群像中有人高舉毛主席的畫像,周恩來指出:“民族大團結的主景可用,但根據(jù)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后換為兩幅語錄牌,周恩來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及“中國各民族大團結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