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第二版人民幣 56年版 壹圓 天安門(黑一元)
【類別】第二套人民幣(單張)
【發(fā)行時間】1961年3月25日
【停用時間】1973年8月15日
【字冠字號】三字冠、七號碼
【正面圖案】天安門主藍黑色
【背面圖案】花符、國徽及漢、蒙、維、藏文字主藍黑色
【票面尺寸】150 x67.5 mm
【印刷工藝】膠印八色、凹印二色
【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
【發(fā)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特點:
1、空心五角星水印。
2、天安門上8個宮燈換成了兩條標語口號,正背面花紋也進行了修改。。
3、年版號改成“1956”。
4、未發(fā)現(xiàn)暗記。
紅壹圓和黑壹圓的較量
第二套人民幣紙幣共有11種不同的面值,19種不同的版別,其中分幣采用平版印制技術,角券正面采用凹印,背面使用平印印制技術。元券正、背面采用凹印印制技術,具有版紋深、墨層厚,容易識別的特點,紙質相對第三套人民幣紙幣較厚。第二套人民幣紙幣的流通時間約10年左右,53年版,從55年3月1日發(fā)行,約在64年開始銀行只收不付;56年版,約在62年發(fā)行,在70年代回收。第二套人民幣紙幣是目前收藏的熱點,具有較好的防偽的功能,容易識別,而且印制得很精美,適合大眾的收藏與投資。
第二套人民幣中出現(xiàn)了同一面值兩種版別的現(xiàn)象,它們被稱為“紅一元和黑一元”,這種同值不同色的奇特現(xiàn)象在所有人民幣印制中雖不能稱“空前”但可以叫“絕后”了,在它出現(xiàn)之前有同樣現(xiàn)象的是一版幣中的“紅藍火車、大橋五十元券”和“黃蘭北海百元券”。
紅一元發(fā)行時間1955年3月1日。后,由于紅一元在老百姓手中磨損比較嚴重,容易褪色。在1961年3月25日又發(fā)行了黑壹圓。紅一元與黑一元在制版難度上相差無幾,均采用手工雕刻與機雕相結合。從印制上,紅一元的印制難度遠高于黑一元,主要表現(xiàn)在底紋的印制難度和工藝的復雜性,還有就是紅色凹版油墨的使用。印刷上體現(xiàn)紅一元更高超的地方是其底紋的印刷和顏色的運用,紅壹圓天安門四周的黃色放射是線紋以及左右兩邊的放射式淡綠色帶狀條紋,這樣的底紋設計可謂獨具匠心,霞光萬道的天安門熠熠生輝,雄偉壯觀的景象頓時躍然紙上,而且整張紙幣采用象征勝利的紅色基調(diào),更顯紙鈔的美觀。
紅壹圓和黑壹圓票面變化體現(xiàn)歷史變遷
紅黑一元券票面圖案除四周團花圖案差異外,最重要的要數(shù)天安門上的兩處變化:一處是紅一元天安門城樓上懸掛了八盞燈籠,黑一元被“摘掉”了,第二處是紅一元城樓上沒有懸掛標語,黑一元上懸掛了兩欄著名的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